上班族撐不下去想走人 6大離職原因排行出爐

台灣虎航日本九州四大航點自由進出 讓好玩更好玩

▲▼ 上班,上班族,工作不順,社畜。(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職場環境的任何細節,都可能成為員工離職的關鍵因素。(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記者洪菱鞠/台北報導

「離職」是許多上班族在面對職場困境時,不得不考慮的選項,而影響這個決定的因素很多,從薪資待遇、工作環境到人際關係,每個細節都可能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近三個月「離職原因」話題的網路聲量表現,整理了網友熱議的6大常見離職原因。

根據網路聲量表現,「薪資報酬不符期待」是排名第一的離職原因,討論數突破4萬則,在近期備受關注的護理師離職潮中尤其明顯,台灣護師醫療產業工會指出,2024年底至今年初已有超過700名護理人員離職,究其原因,「薪資與付出不成正比」深受護理從業人員共鳴,一位胸腔外科醫師就分享,「病房護理師顧一床一整天三班24小時,健保才給不到800元,平均一位護師拿不到300元」,網友也直言「薪水每年都說要調,還看不出來調在哪裡」、「錢給得不到位怎麼會有人呢」,普遍認為高壓低薪的環境是離職的一大關鍵。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6大常見離職原因(圖/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提供)

▲高壓低薪、人生規劃改變,是常見的離職原因。(圖/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提供)

其次是「人生規劃改變」。有網友提到自己因計畫「去加拿大打工度假」而提離職,卻遭主管潑冷水,認為他「太衝動、不實際」,許多有類似經驗的網友則是支持追夢,表示「那段回憶是最充實且珍貴的」、「光是可以跨出舒適圈,本身就是一件值得肯定的事」。此外,也有人發文指出,自己懷孕後「在沒有特別大的經濟壓力條件下,我選擇離職讓自己的身心靈保持愉快」,並詢問「懷孕不工作很奇怪嗎?」,進而引起討論,有人擔心「生完好怕找不到工作」,但也有人認為此舉單純是「個人選擇」,「跟先生討論好就好,根本不需要管別人的眼光」。

排行第三的「健康問題」同樣是讓人考慮是否離職的原因之一,一名值夜班的網友說「上夜班上久了免疫力變差」、「常常胸悶+頭皮發麻感覺好像快猝死了」,雖然自己心中已有離職打算,但因公司尚未找到接替人選而猶豫不決,引來其他人建議「公司不會因為少了你就停止運作,身體才是最重要的」。也有網友分享自己過勞的經歷,表示「Burnout(過勞)是一種不可逆的狀態」,即使休長假也難以恢復,因此當工作嚴重影響身體狀況時,應謹慎衡量職場與生活的平衡。

另一方面,近日某科技公司技術長提離職時遭董座刺殺身亡的新聞震驚社會大眾,也帶動離職相關的話題討論;部分民眾認為這起事件是上下級間「溝通不良」導致的極端職場悲劇,也使人重新思考職場中的人際關係經營與情緒管理的重要性。

04/02 全台詐欺最新數據

更多新聞
595 2 2649 損失金額(元) 更多新聞

※ 資料來源:內政部警政署165打詐儀錶板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